看到这个标题,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,甚至是有些可笑吧?
进一车钢筋,不就是几个电话的事吗?
正常情况下,确实不太费劲,最多几个电话就搞定了。但是,疫情情况下呢?有几个人会想到进一车钢筋有多费劲、多麻烦、多不易……
4月3日太原市突发疫情以后,古交市也受到严重的影响,疫情防控带来的交通管制、人员管控等一系列问题,致使材料进场、货物运输“一瞬间”面临“瘫痪”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材料无法进场,施工将无法继续进行,只能停工待料。面对困境,古交汾河明珠项目团队没有“坐以待毙”,大家在项目经理王文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,寻找办法。尤其是项目几位材料员,主动出击、积极作为。
项目材料主管王晓丽和材料员杨银、鲁宁三人协同作战,既有分工,又有合作。王晓丽跑去高速口了解最新的疫情管控政策,通过多次反复仔细询问,终于弄清楚了如何能让物资运输车辆通行;大家共同想办法积极寻找货车司机,在高速口换古交本地司机接力进场;积极和政府部门、古交高管局等相关部门沟通,确保车辆能够正常下高速;积极寻找本地货车、吊车,在高速口进行二次倒运;及时了解古交通行政策,及时与司机、厂家沟通,办理通行证等;需要单位证明、营业执照、委托书等资料并加盖公章,可是交通管制,人员根本无法往返集团与工地,他们与建设单位所属的物业公司反复沟通后,答应帮忙;根据《山西省防疫防控重点物质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所需携带资料》相关要求,一条一条比对、一项一项落实……即使是如此细致,可每一次去高速口接车,总有“不周之处”,总得来回跑少则两、三趟,多则四、五趟完善手续,直至达到要求才行。

材料主管王晓丽清点钢筋

古交高速口

4月12日晚第一车钢筋成功进场

4月13日午第二车钢筋进场

4月14日上午第三车钢筋进场
通过千方百计、共同努力、攻克困难,终于在4月12日晚第一车钢筋成功抵达进场。这是一个好的开端,是第一步,也是很重要的一步。紧接着,4月13日中午,第二车钢筋进场;4月14日上午,第三车钢筋进场。古交汾河明珠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得以正常进行。
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。在疫情当前的特殊大环境下,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。
阴霾终会过去,疫情终会消散,“春天”定会到来!